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试卷(10份)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试卷(10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1-政治史必考点(中国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10-必考题(第31、32题)题型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2-政治史必考点(世界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3-经济史必考点(中国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4-经济史必考点(世界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6-文化史必考点(世界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7-古代史必考点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8-近代史必考点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版浙江选考高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9-现代史必考点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
 训练1 政治史必考点(中国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各省的简称来源多种多样,浙江简称“浙”,来源是钱塘江的古称,那么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其来源是( )
 A.武王伐纣 B .西周分封
 C.春秋争霸 D.山川地形
 2.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
 B.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
 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
 3.下图是西周时期的世系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韩非
 4.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家国同构 B.神权统治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
 5.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主要反映出( )
 A.传统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需求增多
 C.青铜铸造技术有根本性突破
 D.青铜艺术的平民化
 6.“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的一句评价性的话。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7.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范围,而且推动了( )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B.朝贡体系的形成
 C.地方行政三级管理局面的形成
 D.郡国并行局面的形成
 8.秦朝在中央设置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秦朝的这种做法旨在(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避免皇帝决策失误
 C.确保皇帝的决断权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9.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 )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10.“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秦汉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
 11.以下两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图一 图二
 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官制简化
 C.君主专制强化 D.行政效率提高
 12.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主荒臣专,威服下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分相权,中书门下同相
 B.废丞相,权归六部分掌
 C.裁中书,实现权力集中
 D.设内阁,亲理国家大事
 13.下面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若其为真,则该圣旨的撰拟机构应是(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吏部
 14.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5.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让我们更形象、更贴切的感受历史。观察右图,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民国妇女与五色旗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17.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哪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失望”导致了( )训练2 政治史必考点(世界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雅典式的民主给欧洲文明播种了一颗很好的种子。这表明雅典民主为近代欧洲( )
 A.民主法治奠定了基础
 B.提供民主政治的源泉
 C.多数国家直接继承
 D.直接民主提供了借鉴
 2.《全球通史》:“(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
 A.希波战争 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3.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
 A.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实行分区选举制度
 D.发放公民“津贴”
 4.雅典卫城平面布局呈开放式,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平面布局多呈规整式。在建筑方位上,雅典卫城呈东西向,而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多呈南北向。这主要由于( )
 A.政治文化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高低
 C.民众数量的多寡 D.地理位置的不同
 5.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 )
 A.反对罗马法 B.赞同君主制
 C.批评了民主制 D.主张扩大公民权
 6.《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 )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
 7.“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8.无论是为了罗马人的利益还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除在法律之外。罗马人为此颁布了相应法律,是一种适用于( )
 A.贵族垄断并可解释的法律
 B.罗马共和国公民的法律
 C.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D.起指导作用的法律观念
 9.推动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原因是( )
 A.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B.平民或自由民的斗争
 C.帝国疆域扩大的需要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10.现代法学概念中的“国际私法”主要负责调整涉外法律关系中的民事和商事,有的国家称其为冲突法。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罗马的( )
 A.习惯法 B.自然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1.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该法案(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规定国王由选举产生
 D.废除了君主所有权力
 12.有学者对英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进行了这样的评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重大事件是( )
 A.“光荣革命”发生 B.《权利法案》颁布
 C.《王位继承法》通过 D.责任内阁制形成
 13.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14.“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1701年《王位继承法》
 B.1781年《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
 D.1871年宪法
 15.美国1787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的共同背景之一就是两国迫切需要( )
 A.进行权力制衡 B.限制君主权力
 C.强化中央集权 D.保证人民权利
 16.美国前总统布什发表过一次著名的演讲:在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总统之所以会被“关在笼子里”主要是由于 ( )
 A.总统仅是国家元首而非政府首脑
 B.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C.执政党随时会被在野党击败
 D.最高法院和国会经常联合起来对付总统
 17.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训练3 经济史必考点(中国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作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此工具名称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
 A.脆弱性 B.封闭性
 C.再生性 D.落后性
 4.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 )
 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
 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5.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6.“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诗句中这些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
 A.自我消费 B.对外出售
 C.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
 7.“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 )
 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
 B.精美的青铜酒器
 C.艳丽柔和的粉彩瓷
 D.胎质细洁的白瓷
 8.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9.为探究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某同学搜集的史料如下图,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水浒传》 B.《清明上河图》
 C.《农书》(宋) D.《宋词三百首》
 10.“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基于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
 C.农本商末 D.闭关锁国
 11.下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与下图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