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句子中各成分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br>
<br>
江苏沭阳建陵中学 赵子伦<br>
<br>
语法主要是对于句子中各成分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一个句子一般地说有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它们的位置和词性是相对固定的。虽然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感观认识,要淡化对语法的讲解,但是语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应用上,借助于语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举几例加以分析。<br>
<br>
在修改病句中 <br>
我们借助于语法可以非常容易发现问题,象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br>
<br>
如: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br>
主干:工厂规模不大,获奖,被授予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显然,这是个病句。<br>
再如: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br>
主干: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搭配明显不当。<br>
还如: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br>
主干:我国加快了速度和规模,高校扩大招生,并建设大学和学科。搭配不当,句式杂糅。<br>
<br>
在扩展、压缩语段中 <br>
借助于语法,增加或删减句子主干的修饰语,就可以做到扩展或压缩语段。如把“鸟站在树上”扩展,只需加几个词修饰一下就行了:“一只孤独的、有着灰色羽毛的小鸟神色黯然地站在一棵光秃秃的老树上。”<br>
此外,适当删减修饰语,除了可以压缩语段,还可以迅速把握句意、段意。这也是概括段落大意、确定文章主旨的一个有效方法。<br>
<br>
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中<br>
<br>
仿写一个句子,必须要把握住原句的结构;把长句改为短句、把主动句改为被动句、把常式句改为变式句,不分析句子结构就无法下手。<br>
如2001年高考题: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br>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进行作业的机器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