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 诗两首.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0 那树.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1 地下森林断想.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2 人生.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 我用残损的手掌.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0 曹刿论战.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1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2 愚公移山.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3 《诗经》两首.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4 外国诗两首.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5 孔乙已.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6 蒲柳人家(节选).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7 变色龙.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8 热爱生命(节选).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9 谈生命.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二单元测试卷.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六单元测试卷.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期末测试卷.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期中测试卷.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写作小专题 布局和谋篇.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写作小专题 讲究文采.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写作小专题 审题和立意.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写作小专题 选材和加工.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专项复习(二) 古诗文默写与名著阅读.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专项复习(六) 现代文阅读.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专项复习(三)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专项复习(四) 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专项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训练.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专项复习(一) 语文基础积累与训练.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doc
2018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走进小说天地.doc
第一单元
1 诗两首
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我也应该用sī yǎ(嘶哑)的喉咙歌唱。
(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yóu(邮)票。
(3)这永远汹涌(xiōng yǒng)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4)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lí(黎)明……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艾青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称赞艾青是“最伟大的歌手”。艾青把个人命运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抗争中,( )了不可抗 拒的时代潮汛和人民昂扬奋进的心声。“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盼望》表现出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和( )胜利彼岸的期待;《鱼化石》隐藏的是诗人由历史动荡生发出来的对人生际遇的感kǎi和抗争;________。这些诗篇是诗人艾青( )我们的重要的精神遗产。
(1)给文段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融(róng)合 感kǎi(慨)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A.传达 留给 到达
B.传达 到达 留给
C.到达 留给 传达
D.留给 到达 传达
(3)联系诗歌《我爱这土地》,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我爱这土地》表达出作者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爱国情怀
3.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假如/我是/一只鸟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 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运用比喻、拟人,把“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跑”把连山人格化,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我”的心情之急切。)
(解析:B项中,“我”是因对土地爱得深沉而“常含泪水”,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彻骨(chè) 堤上(dī) 锦幛(zhàng)
蘸着(zhàn) 灰jìn(烬) 荇zǎo(藻)
蓬蒿(hāo) 蓬bó(勃) 憔cuì(悴)
2.根据课文内容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探索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顽固 坚固)而蓬勃生春
3.下列句子使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C)
A.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蒿
B.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C.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D.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修改意见:删去“走过”。
(2)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修改意见:把“推进”改为“提高”。
5.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并用“•”标出重音。
岭南的荔枝花 /寂寞地憔悴
期末专项复习
专项复习(一) 语文基础积累与训练
第一单元
一、字音与字形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堤上(dī) 荇藻(xìng) 黝黑(yǒu)
蘸着(zhàn) 牲口(shēng) 熏黑(xūn)
隧洞(suì) 干瘪(biě) 稻穗(suì)
淤滩(yū) 驳船(bó) 纤绳(qiàn)
挣脱(zhèn g) 绯红(fēi) 喷薄(bó)
迷惘(wǎng) 富饶(ráo) 虔信(qián)
深邃(suì) 河畔(pàn)
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óu(喉)咙 蓬hāo(蒿) qiáo(憔)悴
晨xī(曦) 镶qiàn(嵌) chàn(颤)抖
明lǎng(朗) péng(蓬)勃 lì(荔)枝
cán(残)损 灰jìn(烬) fǔ(腐)烂
二、词语释义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彻骨:比喻程度极深。
(2)辽远:长远,遥远。
(3)慰藉:安慰、抚慰。
(4)簇新:极新;全新。
(5)蝼蚁:即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弱小、无足轻重的动物或人。
(6)锦幛:指的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通常用于嘉奖。
(7)瞩望:希望,期待;眺望;瞩目;仰望或俯视。
(8)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9)止息:休息;停止;住宿。
(10)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三、语段综合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晌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lún的树
永不老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模糊(mó) 怅惘(chàng) 年lún(轮)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晌起”,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响起”。
(3)“怅惘”的意思是:因失意而心事重重;表达一种内心状态,惆怅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