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历史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下)(27份)
- 资源简介:
- 2017年秋历史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下)(27份,含答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16课 抗日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预习导航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Word版含答案.doc
 预习导航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豪迈地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第一次反“围剿”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其结果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第一次反“围剿” 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八七会议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2.“工农武装割据”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及实践
 3.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的原因
 (2)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3)红军长征的胜利
 知识点一 南昌起义
 1.背景
 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概况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占领南昌城。
 (2)起义军在南下途中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队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
 3.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自主思考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结果如何?其结果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提示:结果:遭受挫折。说明: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知识点二 土地革命
 预习导航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据《新全球史》:战争导致交战国之间关系紧张,但是大部分交战国也竭尽全力地与为获得食物进行的暴乱、罢工和叛乱行为做了无情的斗争。在俄国,战争使压力变得如此之大,以致于罗曼诺夫王朝被迫于1917年秋退位,并造成由一个临时政府来统治国家。
 罗曼诺夫王朝是怎样“退位”的?该王朝的统治结束后,俄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罗曼诺夫王朝的标志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1)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
 (2)战争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2.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
 (1)二月革命:发生原因、概况及其影响
 (2)“四月提纲”的发表: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3)七月流血事件的历史影响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结果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1)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劳动人民生活贫困。
 (2)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下层群众想改变现状,资产阶级想推翻沙皇制度。
 2.俄国二月革命
 (1)1917年3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2)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自主思考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它和十月革命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提示: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联系:它是十月革命的第一阶段,它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为俄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制定革命纲领
 (1)背景:广大人民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但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概况: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预习导航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991年12月25日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旗开始徐徐下落、下……19时45分,一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导致“红旗从克里姆林宫落下”的原因有哪些?“红旗从克里姆林宫落下”标志着什么?
 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原因、概况及影响
 (2)苏联解体:原因、过程及影响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3)多极化趋势加强产生的重大影响
 知识点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原因:
 ①外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②内因:国内经济困难。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表现:
 ①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②1990年10月,两德实现了统一。
 2.苏联解体
 (1)过程:
 ①1990年,苏联实行多党制。
 ②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不复存在。
 (2)影响:使两极格局瓦解。
 自主思考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带来什么启示?
 提示: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启示:改革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知识点二 和平与动荡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