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00字。
课前让学生做两件事
一是让学生在座位上出声地复述故事情节,然后讲给同位听,进行课前热身(这种热启动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动口、动脑,及早进入学习状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明显的分界线,标划出课文的几大部分。
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课题、作者、执教人(课题及作者被一挂钻石项链形状的图案围绕着)
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幅什么图案?
生:一挂钻石项链。
师:这是一挂项链,但它有时又不是一挂普通的项链,它有时会成为一个人的一条生命线,流淌着一个人的悲欢历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项链》,自问世以来,就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无数深沉的思考。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项链》无论是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要求具备的高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去接受伟大灵魂的抚摸,看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出示幻灯片2:莫泊桑头像及文字介绍。
师: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我们初中学过他的一篇小说,题目是?
生:《我的叔叔于勒》。
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学习目标是:
出示幻灯片3:
1、学习精巧的构思艺术
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2、把握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
体会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刚才自由地复述了故事情节,下面找同学说一说,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故事?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复述故事,但比较罗嗦。)
师:你这样复述应该是比较复杂比较长的,下面能不能概括一下,整篇小说围绕着什么来展开的?
生:项链。
师:先是怎么样?
生:借项链。
板书“借”。
师:然后怎么样呢?
生:丢了。
板书“丢”
师:丢了以后怎么办?
生:找。
师:找到没有?
生:没有。
师:怎么办?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应该用哪个字?
生:买。
师:买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