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渗透,隽永深沉——写作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2 22:05: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940字)
浙江温州平阳职教中心  张茜
作文

一、感悟参透  隽永深沉
——写作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                                          
自1999年开始,话题作文成为高考考试最主要的一种作文命题方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考试从2002年也引入了这一命题方式。作为一种命题方式,话题作文放开了谈论的范畴,只要合乎该话题即可,从而淡化了对立意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因此这一形式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还将延续下去。虽然话题作文的要求更加宽泛了,但同时这也就使得其他因素如“文采”“取材”的重要性相对凸现出来。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倡文采,精心取材,可多选取材料新颖独特、语言富有文采的范文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受。
写作话题作文,要注意读懂材料,读准提示语,读清要求,善于联想推理。
作文考试,最终考查的就是文章的语言表达和思想蕴含。而哲理蕴含类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是对生活和世界诗意的发现和表达。写作哲理蕴含类作文,要求考生有对世界和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参透,并通过语言组织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使之隽永,令人玩味。
【话题】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的西瓜。我们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会碰到类似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所谓“生活中的方西瓜”,即“生活中的新事物”。
注意提示语:“其实不必怀疑”、“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等关键语句的限定,本题其实是要求我们谈“如何面对新生事物”。
立意:本文立意可以是——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生事物、一切都有可能等。
文体选择:以写作议论文为好,但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构思时可注意用对比手法,通过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认识。
参考拟题:1,别让双眼老去;2,收起你惊讶的目光;3,新事物 新观念;4,别说不可能。
【范文】
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
单晓天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这成了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日本农民却在上个世纪种出了方形的西瓜。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会被打破,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有违我们常识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常识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是古人与今人智慧的结晶,又怎么可以容许违背常识的事物存在呢?其实,今天的常识又何尝不是昨天的“方西瓜”呢?地球绕太阳旋转,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常识了。当年哥白尼一提出“日心说”,就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热心宣扬“日心说”的布罗诺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又如“血液循环说”今天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当初发现这一学说的林奈,却被斥为魔鬼与疯子。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方西瓜”又何尝不会成为明天的常识呢?所以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吧。
要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首先需要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和质疑权威的魄力。杨振宁、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