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备课思路
- 资源简介:
约2690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备课思路
一、导语:二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有一个地方永远是世界人民的痛,在那里死去的400万无辜的生命一直警示着有良知的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个地方就是二战中纳粹分子建立的最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一篇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我们先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PPT)
1、培养阅读新闻时筛选信息的能力。
2、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3、了解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三、利用新闻文体知识,整体感知文本
本文既然是篇新闻,它就应该符合新闻文体的基本结构特征(知识回忆: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
让一学生(郭思诺)诵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找出与之对应的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导语(第一、二、三段):不热金卡今天的美好情景。
背景(第四、五段):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
主体(第六段到第十五段):借参观者的眼睛和感受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几个杀人场所。
结语(第十六段):奥斯维辛今天美好的情景。
四、解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奥斯维辛是个什么地方?文中有无文字介绍?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中第4、5段,也就是新闻的背景)明确:奥斯维辛是波兰的一座城市,二战中纳粹分子在此建立用于杀人的集中营,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PPT展示: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等杀人场所。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惨遭杀戮, 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留下7.7吨头发,1.4万条人发地毯,幸存者只剩下7600多名,包括130名儿童。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这篇新闻获得了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那么作者为什么在题目中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明确:A、第五段,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B、第六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C、第十六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
小结: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所以作者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闻了。
五、文本解读
(一)那么奥斯维辛集中营现在有什么呢?请从文中找一找。
1、残暴的东西(1)奥斯维辛有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塞) 、不育试验室、 纪念墙 和绞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