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探微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8 12:09: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20字。
将工作做在前面,把学生放在首位
            ——七年级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探微
      于城中学七年级新语文备课组  李细怀执笔
专家认为,强化品德教育、凸现人文关怀、倡导综合实践、突出信息技术,这是完整的新课程教学的四大亮点。我们4人备课组,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凸现四大亮点为思路,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
一、精心备课,将工作做在前面。
早在新课程学科培训之时,我和张丽琴等人就专门研究了七年级教材教法。对七年级上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们曾有计划地进行了合作探究。
我本人则利用暑期,制作并发布了七年级备课资料网、新课程网址之家,服务于本校乃至省内外人教版(语文)教材实验教师。
开学前夕,我们备课组成员分工协作,集成网络信息、书刊资料、老教材教学经验、新课程培训心得等,撰写了七年级上册所有课文的教案之草案。接班以后,每人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对大部分草案进行了个性化加工。
为了上好第一课,我们提前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将《在山的那边》一课备得扎扎实实、有条不紊。活动后,大家分头,又一次进行了个性化加工。
我们提倡电脑备课,但保持传统备课之长处。因而,从不生搬硬套现成的教学案例,总是扣合我校、我们班之实际情况,加入了不少个性化的东西,从而整合出一套全新的教学设计。而且,我们4人的教案内容又求同存异,张扬各自的风格。
上次,海盐县语文学科新课程指导组第二次活动安排在我校举行。教研员、指导组精英们对我们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拿来主义备课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说,于城中学实验教师的教学设计,可谓是共性的骨架、个性的血肉,张丽琴、吴李平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就展示了他们课堂上不同的个性风采。
二、热心教学,把学生放在首位。
半个学期以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这样的教学框架:目标定位——课前准备——情景导入——读写检查——朗读训练——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拓展延伸。在这个框架中,教师的引导是一条线索,学生的活动是一串珍珠。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丰实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该框架的内在属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