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作家点评
- 资源简介:
约16920字。
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作家点评
去年冬天,应邀在2015学习促进型课堂教学变革全国研讨会上讲一节展示课,会务组确定的课题:毕飞宇的《地球上的王家庄》。5822字的小说,一课时,40分钟。
喜欢毕飞宇,所以,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失败的命题作文,酒神的小说奇迹。猜猜,作者原本想写什么文章呢?
点击幻灯片:
写着写着,我把我的文章写歪了。
很奇怪,我写歪了,却一点也不沮丧。
——这就是做一个小说家的好。没有能力思辨,我可以去写故事。
我最终也没有把《 》写出来。其实也算是写出来了,是一个急就章,我只用一天就把它写完了,它就是短篇小说:
二、他到底想说什么呢?你读懂了吗?
1.和 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鸭子”。
(1)刘胡兰、雷锋的故事
为什么不喜欢?
——教育的功利化:“壮劳力”,一刀切。
——教育的政治化:强调舍己,消弭自我。集体>个体,意义>生命
所以和上学听这样的故事相比,“我”更喜欢鸭子——
乌金荡:鸭子的天堂,“我”的天堂。
配乐朗读第2-4段,说说你认为哪些句子最有意思或者最有意味,为什么。
此刻的鸭子不仅是生产队的鸭子,也不仅是我的鸭子,它们更是乌金荡的鸭子。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它们是财产,更是生命,也是美——自由、生命力。
(2)父亲的星星
为什么不喜欢?
第7段:“星空浩翰无边,满天的星光却没有能够照亮大地。它们是银灰色的,熠熠生辉,宇宙却还是一片漆黑。我从来不认为那些星星是有用的。即使有少数的几颗稍微偏红,可我坚持它们百无一用。宇宙只是太阳,在太阳面前,宇宙永远是附带的,次要的,黑灯瞎火的。”
第19段:“我甚至恨起了我的父亲,人间的麻烦是如此巨大,你不问不管,你去操宇宙的那份心做什么?北斗星再亮也只是夜空里的一块疤,它永远不可能变成集体的财产,永远不可能变成第八十七只或第一百零三只鸭子。甚至不可能变成第八十七粒或第一百零三粒芝麻。”
当时的教育是否有效?没上学的孩子都知道,王家庄人都知道,已然成了普遍常识和核心价值观:凡物皆要“有用”(功利化),“集体”财产至上(政治化)。
当“我”痴迷于乌金荡和鸭子时,父亲如何痴迷于他的夜空和星星?
找出你认为最典型的描写。
相比之下,父亲像个幼稚的孩子,“我”反倒像个懂事的成人。
“我”的价值观被异化了,好在,“我”还有追求自由与自然的欲望在。
父亲的生存方式被异化了,好在,父亲还有追求真理和光明的灵魂在。
2.到底有多少只鸭子?为什么反复说“八十六只也可能是一百零二只鸭子”?
强调鸭子的不可数,就像世界的不可知。
鸭子和数字就像地球和王家庄,具有不可认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