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223163.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223164.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223165.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223166.doc
9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
2.感悟鲁迅对阿长深厚怀念的原因,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3.感知鲁迅作品中对小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鲁迅怀念普通保姆的原因,感悟阿长的人性美。
2.感悟作者对弱者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以平凡人物的生活为主题,主要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弱者的关爱。八年级学生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能感悟到“爱”的博大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中出现的几个字词。
憎恶 粗拙 掳 震悚 霹雳 疮疤 渴慕
能不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文章的内容?(设计意图: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词语,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
10《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杨绛及作品特点。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3. 品味鉴赏本文平实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感受人物的心灵美,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2.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3.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学情分析
新课标向我们阐释,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老王》这篇文章能够入选教材,正是注重了它的人文性,当今社会人性冷漠缺少悲天悯人的情怀,呼唤人性回归迫在眉睫。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观察敏锐、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感悟能力,但是他们离作品的背景时代比较遥远,平时对社会底层的人观察了解都不够,因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尽量创设情境,设计好主问引领,引导他们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会说,人心不古,像食品安全,医疗纠纷,假货泛滥,肇事逃逸,这些无不反映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沦丧,甚至连摔倒老人扶不扶这普通的举动都在考验着这个社会的11《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分析“父亲”性格特点。
3.悟读课文,领会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和作者所寄予的社会希望和梦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小说主要内容的梳理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2.作者情感的把握与小说主题的理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进行了半学期的初中语文学习,稍微有了一些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对于记叙类文章的阅读,能够较准确地把握记叙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但作为小说阅读,还只是初步接触,为了做到衔接过渡,将本文定位为记叙文学习会更切合学生的实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家”公益广告)这则广告,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责任,在家里父亲是顶梁柱,为我们撑起遮风挡雨的伞,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也可能是平凡的,而12《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字词、疏通文意。
2.通过品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通过比较,领会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4.领会“只要勤于练习,反复实践,就可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能理解文章大意及课文揭示的道理。
2.难点:体会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特点,阐明道理的方法。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以事明理,讲述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文章篇幅短小精悍,道理浅显易懂,人物性格对比分明,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不大。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浅尝辄止,因此教学过程中,在落实重要实词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中关键字词句的品味揣摩,以此深入探讨人物形象,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的这些“状元”们,也就是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术是怎么得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卖油翁》这篇课文,来寻找下答案。
一、解读课文、初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