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考题:5篇最新模拟题,你离高分只差“审准题”
- 资源简介:
约7560字。
深度解析考题:5篇最新模拟题,你离高分只差“审准题”
距离2018年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可以通过哪些技巧有效的涨分,逆袭上985/211大学,甚至是冲向清华北大呢?经过分析最近各地区的模拟考题,我们发现,作文“审准题”很重要!只有“审准题”,你的作文才不会成为拉分项目。今天,小笔精选各地区2018最新模拟作文考题,为你深度解析,教你审题技巧,帮你进入好学校添底气,一起来看看吧~
第1类:任务驱动作文
山东潍坊一模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月15日起,琼州海峡出现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导致大量游客和车辆滞留海口。高峰期滞留车辆一度超过2万辆,排队长达20公里。海口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市民、热心企业、志愿者等纷纷投入到为返程旅客的服务与保障之中。
(2)2017年,上海市提出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3)某春节庙会景区发出上万张“寻亲”门票,门票背面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和相关信息,并鼓励游客拍照发到朋友圈,让孩子多一条回家的路。
(4)某护理院为了鼓励病人儿女多来探望老人,推出“奖孝金”——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得200元现金抵用券。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材料一: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给游客送水送饭、让路让行,本不是一座城市的义务,却蕴藏着政府应急机制里的人文关怀、民间公益里的守望相助,它彰显的是一座城市的底蕴与温情。可以说,路堵心不堵,这座文明城市经受住了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