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字。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寿县三觉初中 杨凡俊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
2、字音(加点):对峙、娴熟、咩、悲怆、磐石、迥然不同、眼花缭乱、略胜一筹。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复述能力。
2、品味精彩的语言。
三、品德目标:
1、感受斑羚的种群精神。
2、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复述能力。
2、品味精彩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彩虹”在文中出现的意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火灾时,一群大蚂蚁被困在火中了,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威胁。为了保存种群延续,蚂蚁们迅速扭成了一团,向火场外迅速滚去,虽然外面的蚂蚁被火烧焦,但它们无一离开自己的岗位,它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种群的延续。无独有偶,动物们自救的一幕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戛洛山上又上演了。这次的主角不是蚂蚁而是一群斑羚。现在我们就来了解斑羚们自救的一幕。
(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
2、检查下列加点字字音(指名板演):对峙(zhì)、娴熟(xián)、咩(miē)、
悲怆(chuàng)、磐石(pán)、迥然不同(jiǒng)、眼花缭乱(liáo)、略胜一筹(chóu)。
三、学生听读课文,谈谈听后的感受。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听后感受围绕被斑羚的精神所感动后或对人类的不爱护动物的行为进行谴责两方面谈。学生也可以有其它的看法,只要合理即可肯定。
教师讲述:一群被追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了困境。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牺牲自我的精神就是种群精神。这种精神令我们震撼,让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其实我们人类就是一个种群,可现在我们的一些行经违背了我们这一种群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请大家谈谈我们现在的哪些行动有利于人类的长期发展,哪些行经正在破坏着人类长期发展的条件?
答案不求统一,学生可以从保护与污染环境,挽救与猎杀濒危而稀有的野生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