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208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2018年元宵晚会上,豪迈(màn)粗犷的腾格尔风格凸变,柔声细语地唱起了霍尊的代表 作《卷珠帘》,这种唱法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谓深入骨髓(suǐ)。
B.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bō)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C.那种惺惺相惜、心意相通的感觉,宛如山泉般清澈温润。你的文字如同一缕轻音雅韵,恬淡飘逸,每每品读,心底会蓦(mò)然升腾起一种久违的温暖。
D.近日,网络上一组图片让人不寒而栗(lì),俄罗斯一对吸毒的夫妇带着只有两岁的小女孩,让她卖萌进行乞讨。可爱的小女孩就这样用自己的方式供(gòng)养着她的父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近年来,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大数据”都是热度极高的流行词。(乙)人们在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欢呼的同时,似乎有一种欲将大数据神化的倾向:如认为大数据可以增强经济预测能力,改变商业模式,甚至预防犯罪。(丙)大数据神话的一个新变种,是一位在中国极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不只一次地宣称,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应用,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如果只是借此噱头为自己的大数据产业做些宣传,做出此等大胆预言倒也情有可原。可是,此预言关涉到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百年之争,远不是为自家赚些眼球那么简单。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只 B.噱头 C.情有可原 D.关涉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处,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印刷术的发明和邮政系统的改造,让书籍和文化作品的迅速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让统一而非分裂的文化市场显现出了它的优势。
B.新高考之所以出现大规模弃选物理学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考计分规则的改变,不少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得分不易,“吃力不讨好”。
C.德国总理默克尔支持美、英、法对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违反禁化武条约的行为做出回应,但明确表示德国不会参与军事打击行动。
D.当下,某些贪利之人故意损毁、恶意抛扔甚至藏匿私用共享单车、电动车,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文明的素质和形象,更增加了企业成本。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写序号)(3分)
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呢?
①成年,是与年龄毫无关系的。
②这是判断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成年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判断某个人是否真正具有理性的重要标准。
③因此,每个人最终都会有一个真正成年的时刻,而这个成年时刻,需要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加以铭记。
④如果有一个人75岁还没明白这个道理,哪怕他儿孙满堂,也只是一个没有完全成年的“幼稚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