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 约1990字。 -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导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国计民生。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事业走过了怎样的风雨历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忆教育历程
 基本教学方式:通过三个人的教育经历引出新中国的三类教育发展历程,梳理新中国教育基本史实。
 (一)新中国教育历程之扫盲教育篇
 政协副主席郝建秀简历介绍(学生读)。后呈现接受教育前后郝建秀照片形成鲜明对比。
 教师设问:通过她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哪一种教育在她的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大家帮他回忆一下这几个时间中国扫盲教育成就?
 学生回答:基本史实。
 过渡语: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扫盲教育共扫除文盲2亿多人,中国也有此摘掉了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扫盲教育主要解决的是青壮年文盲的问题,但是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于少年儿童的教育怎样解决?
 (二)新中国教育历程之义务教育篇
 大眼睛苏明娟简介与教育前后照片对比。
 教师设问:希望工程主要是保障哪一类教育?什么是义务教育?接下来请大家帮苏明娟结合这三个时间,回忆一下义务教育的基本里程。
 学生回答:
 过渡语: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家加大投入,以及社会的爱心支持,义务教育得以基本普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义务教育有利保障着中国的基础性教育,那么我们国家的高精尖人才又如何培养?
 (三)新中国教育历程之高等教育篇
 张艺谋经历介绍(学生读)。
 1.自学要求:结合第三目,总结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概况、背景。(时间3分钟)
 时间 概况(10字以内) 时代背景
 建国初
 1958年
 文革期间
 1977年
 80年代以来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其中80年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正确教育方针。这个方针就是教育要三个面向?
 2.总结概括:新中国高等教育特点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教育体现了时代性、曲折性、发展性的鲜明特点。
 3.要点深入:恢复高考的原因?
 视频观看:《1977高考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