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案8
- 资源简介:
- 约2540字。 -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一、 课题:新文化运动
 二、 课型:新课
 三、 教学目标
 (一)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 知识与能力:学生要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和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活动阵地、主要人物及其主张,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三)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联系所学知识对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和产生原因做出合理解释;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案来自主梳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通过阅读材料和教科书能够理解并熟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学生需要深刻理解思想解放的重要性;通过学习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的相关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四、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创设相关情境,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可结合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打倒孔家店
 六、 设计理念
 新文化运动是岳麓版必修三的文化发展历程当中极其重要的一课,本课的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但学生并不是全然陌生,与其滔滔不绝的讲授式教学,不如大胆创新一回,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自主选择新文化运动当中感兴趣的内容,合作完成一幅手抄报并上台展示。手抄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上台展示又可以资源共享,既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又能提络、初中已学知识是本课顺利开展的基石,手抄报和课堂展示又是静与动的结合,性格文静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本次的小组合作,活泼可爱的学生又让课堂趣味无穷。
 七、 教学过程设计(80分钟)
 导入:
 播放视频《给老师的一封信》(2分30秒)
 抛出问题:你从这封信当中得到哪些信息?
 新课:
 (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运动中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学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