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中学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初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道小题,约9530字。
綦江中学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初三年级
语文学科试题
命题学校:綦江中学 命题人:陶绍平 审题人:任霞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阴晦(huì) 恣睢(suī) 旁骛(wù) 拮据(jié)
B.獾猪(huān) 慨叹(gài) 脊梁(jǐ) 玷污(diàn)
C.嗤笑(chī) 万顷(qǐng) 髀骨(bì) 谀词(yú)
D.寒噤(jìn) 逃窜(cuàn) 撅断(juē) 窸窣(x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温声细语 一代天娇 恪尽职守 黎明百姓
B.红妆素裹 味同爵蜡 媚上欺下 弧军奋战
C.弥留之际 一事无成 自知之明 咬文嚼字
D.契而不舍 怒不可遏 重蹈履辙 强聒不舍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经过不断的试验,反复的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在学校举办的体艺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D.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对比)
B.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比喻)
C.够了!够了!暴君们。(反复)
D.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又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谁又来安慰你呢?(排比、设问)
5.下列选项中涉及的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上阕描写壮丽的北国雪景,下阕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定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陋室铭》、《桃花源记》、《陈涉世家》、《岳阳楼记》。
D.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6.綦江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表现在公共场所的轻言细语……
7、综合性学习。(11分)
某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
⑴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它写上前言。(3分)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