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电视》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 约2370字。 - 教学设计•中学历史 
 岳麓版必修三《第十九课 电影与电视》
 作者:刘伍洋
 工作单位:长安区第二中学
 联系方式:18392047617
 邮编:710100
 第十九课 电影与电视
 一、 教学目标
 1.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 知识与技能:识记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包括产生的条件、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发展方向;电视的特点与功能。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 过程与方法:以电影的成长史为主线,通过对奥斯卡典型最佳影片的片段赏析,学生认识和了解电影的产生及发展特点;通过材料分析电影产生及发展的原因;通过直接讲解与典型节目介绍,学生了解电视的产生及功能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理解影视艺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二、 教学重点
 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过程;电视的特点与功能。
 三、 教学难点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及影响。
 四、 板书设计
 一、 电影艺术
 科学技术 无声 有声
 精神需求 黑白 彩色
 商业利润 低技术 高科技
 电影人的努力
 ……
 二、 电视艺术
 1. 产生
 2. 功能
 三、 影视文明对社会的影响
 五、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电影与电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媒体形式,因此本课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合作探究,认识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关键作用,体会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堂导入
 提问:快放五一劳动节了,大家准备如何过节?
 出示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的两张照片和成龙获终身成就奖的照片,提问让其引以为豪的奖项是——奥斯卡金像奖,并简单讲解其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之一。
 二、 新课讲授
 (一) 电影的发展
 出示电影发展时间轴,先介绍第一阶段——电影的诞生。
 提问:谁发明了电影?哪一年?
 播放电影《火车进站》,提问:诞生之初的电影有什么样的特点?(板书)
 第二阶段——默片时代,提问:这一阶段做出突出贡献的电影人有哪些?
 播放电影片段《摩登时代》,提问:与刚才的影片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第三阶段——有声电影与彩色电影,播放奥斯卡第二届最佳影片片段《百老汇的旋律》,提问:与刚才的影片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播放奥斯卡第七十届最佳影片片段《泰坦尼克号》,提问:与刚才的影片相比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揭示经典镜头的实际拍摄技巧(升降梯、电脑合成技术……)
 回答:旅游、看书、学做饭、和同学看电影……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无声、黑白、无情节、画质差、技术差……
 格里菲斯、卓别林
 有演员、有情节、动作夸张生动
 有声音了,画面更多了,画质好多了……
 彩色,画质更好,场面更宏大……
 由生活自然导入本课主题
 用学生熟悉的影视明星引发学习兴趣
 梳理教材关键知识点
 总结电影的发展特点
 总结默片的特点
 凸显技术水平的高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