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教案5
- 资源简介:
- 约6490字。 - 第20课西学东渐 
 课程性质 公开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记
 备课准备
 备教材:
 课标解读: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课标,本课要讲明白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西学东渐的历程,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二是维新思想,它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宪政的追求。
 教材解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但“西学东渐”这一主线贯穿始终。
 备学生:
 本课内容,在必修(Ⅰ)和(Ⅱ)中都有所涉及,所以学生们不会感到陌生,而且在老师引导下,能够较容易的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深入地讲解。
 教学目标设计
 1、能够列举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思想主张。
 2、复述“中体西用”的含义及其本质,并能从不同角度说出对“中体西用”主张的评价。
 3、从课本的论述提炼出维新思想兴起的背景,在老师的讲解下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能够总结出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几个阶段,及每阶段的特点。
 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
 体用之争、维新思潮
 教学难点:
 对“体”、“用”的理解
 教具 PPT多媒体 授课方法 问题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破题:什么是西学东渐?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课题,弄清楚什么叫西学东渐?
 所谓西学,是指近代的西方科学知识、社会知识。所谓渐,意为传入,是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则体现了渐进的特点。故“西学东渐”的含义:西方的思想文化向东传播的过程。这段时期内,中国人对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三个层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西学东渐》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讲授新课
 导入:
 首先让学生粗略阅读课文,找出本课的三个标题(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
 老师:这三个阶段,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三个思想历程,每一阶段都是在民族危机时刻,因此学习西方是与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相结合。
 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
 一、开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