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教案6
- 资源简介:
- 约3230字。 - 第20课 西学东渐(一课时) 
 讲课人:王彦
 备课准备
 一.备教材
 课标解读: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材解读:
 1.教学目标:
 (1)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每一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特点;
 (3)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本课设计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维新思想
 难点:对“体”、“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课注重对历史史料的运用和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具:PPT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学案。
 教学方法:探究式问题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看学案预习(5分钟)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西学逐步传入中国,国人开始探索和研究西学的历程。
 破题:什么是西学东渐?(用课件显示其含义让学生读)
 推出新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