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约5030字,是一个极为精彩的详案。
青年教师汇报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二课时)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新民 2006-3-7
教学目的
1、以解题的方式分析小说题目与内容、形式的关系,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
2、分析“林教头”这一称呼的深意。
3、分析小说中雪景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1、雪景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以解题的方式分析小说题目与内容、形式的关系,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林教头”这一称呼的深意;雪景描写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路风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板书课题)
2、复习上课
上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作者作品,理清了小说的情节,解决了一些难点字词。
请学生回顾情节:
开 端: 沧州遇旧
发 展: 买刀寻敌
过 渡: 到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雪夜报仇
3、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的学习主要来围绕题目来分析。
二、“林教头”形象分析
1、一析课题:“林教头”
按课文情节,林冲此时已作为“囚犯”被刺配沧州,可题目为什么仍称之为“林教头”?这是不是作者命题的失误?(让学生思考片刻)
作者必有其深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林教头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发展过程,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作者的用意。
2、析“沧州遇旧”
(1)、课文开头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开头一段主要写了沧州遇旧。
(2)、课文第二段写道: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请问“沧州遇旧”这一段是不是闲话?介绍了什么内容?这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闲话。介绍了两部分内容:
①插叙当时在东京时的情况,点明林冲和李小二的关系。
人物性格: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有正义感、侠义精神,从侧面显示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②林冲与李小二的对话,交代林冲来沧州的原因。
人物性格: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自称“罪囚”,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可见,他虽有怨气,但更多流露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一面。
3、析“买刀寻敌”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有哪些反应?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 反应有:
(1)“大惊”——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这是他始料不及,他已刺配沧州,本想委曲求全,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这也为高俅等不容。
(2)“大怒”——高俅等已害得他有家难回,有国难投,现在又派人到沧州追杀他,必欲置于死地。这激起了他的复仇怒火,他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