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案4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70字。
 第2节、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贞观之治的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和概括唐太宗的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措施,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讨论唐太宗个人在贞观之治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唐太宗的主要作为及其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在古代中国社会皇帝纳谏的积极作用;分析纳谏与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
 一、贞观之治
 1、概念:
 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及表现
 (1)主观: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1、善于用人与纳谏
 选官不避亲仇——魏征直言
 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
 2、修养生息、爱惜百姓
 均田制、租庸调值、轻徭薄赋
 存百姓——民本思想(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3、慎用刑法、《制定唐律》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减仁义为本,刑法为末
 4、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5、开明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策略——战而后和
 突厥:东——设羁縻府州、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
 西——设安西都护府
 土蕃: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意义)
 意义: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一、贞观之治
 1、含义
 2、原因与表现
 (1)主观——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用人与纳谏
 修养生息、爱惜百姓
 慎用刑法、《制定唐律》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开明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第2节、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贞观之治的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和概括唐太宗的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措施,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讨论唐太宗个人在贞观之治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