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28题,约11040字。 -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皇帝(往往)采取机动措施,赋予非宰相以某些宰相权力,吸收他们参与机密,参与“议政”。材料中的“机动措施”
 A. 表明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B. 说明相权已经危及皇权
 C. 反映了对地方管理的加强
 D. 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案】D
 ........................
 2. “……在唐宋时期就以商业功能著称于世,殆至明清更趋繁盛。”湖北沙市就是典型的例证,所谓“知其盛,在唐世已然矣”。这说明沙市的发展特征是
 A. 连续性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独立性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沙市“知其盛,在唐世已然矣”,表明沙市在唐朝已经很发达,到了明代更加繁荣了,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知其盛,在唐世已然矣”即可。
 3. 宋代立国后,不仅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还同时推行土地买卖的“官版契纸(官方印制的土地所有权变更的证书)”和“标准契约”。这些措施
 A. 强化了国家对土地管理
 B. 阻碍了土地所有权流转
 C. 有利于当时农业的发展
 D. 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衰退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不是国家对土地的管理,而是对土地买卖的规范化和法律化,A项错误;“不抑兼并”会加剧土地兼并,也就是加速了土地所有权流转,B项错误;尽管“不抑兼并”会加剧土地兼并,但同时也说明了国家对土地私权的合法化,这顺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
 发展需要,C正确;宋代我国农业继续发展,D项错误。
 【名师点睛】
 根据关键信息“不抑兼并”“官版契纸(官方印制的土地所有权变更的证书)”和“标准契约”分析解答即可。
 4. 始记载,明代政府实行市场采购政策,也就是政府将所衙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物资,除少数由官办工厂制造外,大部分向市场采购,或进行招商承办。材料说明
 A. 官营手工业已获垄断地位
 B. 国家扶协民营手工业发展
 C. 官商勾结已渗透经济领域
 D. 国家经济生活趋向市场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政府向市场采购所需公共物资,说明国家经济生活顺从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是国家经济生活市场化的体现,D项正确;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满足政府所需,A项错误;政府向民间市场购买物资,但不等于对民营手工业的扶植,B项错误;政府的市场采购可能会出现官商勾结现象,但这不是此做法的必然结果,C项错误。
 5. 右面是一幅反映中国近代某事件的漫画。漫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