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试题(27份)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试题(打包27套)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0180627254.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试题2018062722.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试题2018062724.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试题2018062728.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试题2018062726.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试题20180627210.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七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试题20180627212.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试题20180627214.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四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试题20180627216.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题20180627218.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试题20180627220.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九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试题20180627222.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试题20180627224.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20180627226.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20180627228.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20180627232.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试题20180627230.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20180627234.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20180627236.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试题20180627238.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20180627240.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试题20180627242.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20180627244.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试题20180627246.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20180627248.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试题20180627250.doc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题20180627252.doc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考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2012浙江文综,21,4分)《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 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 B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其空想性主要体现在材料中所说的“看不到无 产 阶 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说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故B项符合 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的主旨无直接联系,故均排除。
 考点二 俄国十月社 会 主义革命
 4.【加试题】(2013江苏单科,19,3分)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C 题干的核 心信息是“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构”。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苏维埃未掌握实权,故排 除A项。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和 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排除。D项与建立政权无关。C项正确。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5.(2013浙江文综,17,4分)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 开放”政策
 答案 B 由题干中“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可知这指的是“利益均沾”,体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故排除。
 考点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7.(2013浙江文综,19,4分)
 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6月,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④。抗战时期新四军并未在山东、河北地区活动,排除②。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0.(2015上海单科,19,2分)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
 答案 D 将上海租界称为“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分别体现了对外国的鄙视、西方的冒险精神、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等价值判断。而将上海租界称为“外人居留地”,是对当时现实的描述,不含有或褒或贬的价值判断,故D项符合题意。
 评析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在中国建租界的历史影响及历史认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辨别及论证能力。
 11.(2015广东学考,45,2分)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 施展?”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巴黎和约》
 答案 C 从“北无旅顺,南无台湾”可以判断出该条约缔结是在甲午 战后。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故C项正确。
 12.(2014山东文综,18,4分)“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 D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举国震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的落后,所以才会出现材料中“ 举国争言洋务”的局面。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近代重要条约的影响。
 13.(2013大纲全国,18,4分)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答案 A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于1842年《南京条约》的“协定关税”条款,1863年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及其推行的措施,表明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A项正确,B项错误。洋务运动自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时即已开始,排除C项;题干所述事件不足以证明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排除D项。本题选A项。
 14.(2013北京文综,17,4分)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专题二十二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6.(2013浙江学考,34,2分)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毛泽东思想
 答案 C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共的民主革 命纲领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基本一致,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故C项正确。
 7.(2010浙江文综,20,4分)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 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 C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活动。①是孙中山在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提出的,②是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的纲领,③是孙中 山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主张,④是19 17年护法运动时期提出的。故选C。
 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6.(201 3天津文综,8,4分)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 的形式, 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B 从材料中的“因而是过渡的形式”,可知该国家形式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国家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故选B。
 考点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4.(2013浙江学考,41,4分)
 (节选)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走向世界 的中国科技重大成就(部分)
 1980年 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84年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90年 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2003年 中国成功发射“神舟 5号”载人宇宙飞船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科书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哪 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取得这些成就的重要意义。(4分)
 答案 (3)空间技术、航天技术、运载火箭技术等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解析 (3)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表格反映的是我国在空间技术、航天技术、运载火箭技术等方面的成就。意义应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等角度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