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1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打包11套)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0新人教版201807253227.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1新人教版201807253228.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新人教版201807253226.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2新人教版201807253229.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3新人教版201807253230.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4新人教版201807253231.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5新人教版201807253232.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6新人教版201807253233.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7新人教版201807253234.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8新人教版201807253235.doc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练习题9新人教版201807253236.doc
选练习题(1)
1、(2018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乙醇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8 NA
B. 80℃时,1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
C. Na2O2与2.24 L 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D. 1mol H2和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目为2NA
【答案】D
详解: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因此1mol乙醇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7NA,A错误;
B、80℃时,1LpH=1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1mol/L,含H+的数目为0.1NA,B错误;
C、2.24LCO2不一定是0.1mol,Na2O2与2.24L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不一定为0.1NA,C错误;
D、1molH2和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H2(g)+I2(g)2HI(g),因此反应后其分子总数目为2NA,D正确。答案选D。
2、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 : 2 ,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 : 2 B.2 : 1 C.3 : 4 D.4 : 3
【答案】C
3、(2018届甘肃省兰炼一中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仪器或用品(夹持装置、活塞省去)能够达到该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试剂 仪器或用品
A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酸化NaCl 溶液、Zn 电极、Fe 电极、铁氰化钾 烧杯、电压表、导线、胶头滴管
B 铝热反应 氧化铁、铝粉 滤纸、酒精灯、木条、盛沙子的蒸发皿
C 配制1.000 mol/L NaCl NaC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D 制备乙酸乙酯 乙醇、乙酸、饱和碳酸钠 大小试管、酒精灯
【答案】A
器不全,无法完成实验,故C错误;D、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需要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因此该实验无法完成,故D错误;故选A。
4、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配制10%的ZnSO4溶液,将l0gZnSO4溶解于90g水中
B.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 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血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
D.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时,先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5、(2018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并干燥
B.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
C. 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硫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D.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选练习题(2)
1、(2018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向2.24L密闭容器中充满NO2气体,其所含分子数为0.1 NA
B. CuO和Cu2S的混合物80 g中,所含铜粒子数为2NA
C. 常温常压下,22gT2O含中子数为12NA
D. 1.0 L 1.0 mol•L-1的NaN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据NO2与N2O4存在平衡关系解答;
B、根据CuO和Cu2S的组成分析;
C、T2O含有12个中子,结合n=m÷M解答;
D、溶剂水中还含有氧原子。
详解:A、标准状况下,向2.24L密闭容器中充满NO2气体,由于存在:2NO2N2O4,因此其所含分子数小于0.1 NA,A错误;
B、CuO、Cu2S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均是80%,所以二者组成的混合物80 g中,所含铜粒子数为NA,B错误;
C、常温常压下,22gT2O的物质的量是=1mol,因此所含中子数为12NA,C正确;
D、1.0 L 1.0 mol•L-1的NaNO3水溶液中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但溶剂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氧原子,D错误。答案选C。
2、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g,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是b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教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② 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 mol
③ 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
④ a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
⑤ cg 该硫原子所含质子数为4bcNA/3a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正确;②1mol碳原子的个数是NA,n= = = mol,正确;③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也等于1mol原子含有的质量,所以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mol,正确;④a g该硫原子的个数= NA= NA,一个硫原子中含有16个电子,所以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NA,或者由于该硫原子的质量是a g,故ag该硫原子数目为1个,故含有电子数目为16,正确;⑤cg 该硫原子所含质子数为 ,正确,答案选A。
3、(2018届江西省等三省十校高三下学期联考)下列实验操作规范
选练习题(3)
1、(2018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0gCuO和Cu2S的混合物中含有Cu原子数目为0.1NA
B. 1 mol Na2O和1 mol 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离子总数为7NA
C. 30gC3H8O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2.5NA
D. 在含CO32-总数为NA的Na2CO3溶液中,Na+总数为2NA
【答案】A
价键数目无法确定,选项C错误;D、因CO32-水解,在含CO32-总数为NA的Na2CO3溶液中,Na+总数大于2NA,选项D错误。答案选A。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A.bNA(22.4ap) B.pNA(22.4ab)
C.a(22.4NAb) D.aNA(22.4pb)
【答案】D
【解析】解法一 公式法: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NA(p) mol
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mol(p)=p(aNA) g•mol-1
所以b 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g•mol-1(aNA)×22.4 L•mol-1=aNA(22.4pb) L
解法二 比例法:
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 g气体的分子数为N
a g ~ p
b g ~ N
则:N=a(bp),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aNA(pb),所以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NA(22.4pb) L。
3、(2018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误差分析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及操作 误差分析
A 用pH 试纸测某稀酸溶液的pH 时,先润湿试纸 无影响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低
C 测定某酸的准确浓度时,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低
D 测定中和热时,忘记盖上泡沫塑料板 偏高
【答案】B
【解析】A、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时,再滴加待测液会使溶液酸性减弱,酸溶液PH增大,故A错误;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C、测定某酸的准确浓度时,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错误;D、测定中和热时,忘记盖上泡沫塑料板,导致热量散失,结果偏低,故D错误;故选B。
4、(实验题) 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 、 等。
(2)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 。
(3)称量:
①称量过程中NaOH固体应放于小烧杯中并放在天平的 (填“左盘”或“右盘”)。
②某学生先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说明此时左边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右边。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 (填“32.6 g” 或“32.61 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中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50 20 20 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