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黔之驴》教学设计
勤业中学 蒋伟海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课文,梳通文意,读出古文的韵味。
2、 能说出作者对驴的感情倾向和文章的寓意
学习过程
一、 导入:在如今这个脚步匆匆,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寓言是一种别致的快餐,它短小精悍,却又含蓄隽永,发人深省。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唐代古文家柳宗元所写的寓言《黔之驴》。
二、 反复诵读课文,粗通文意,读出古文的韵味
(一)、读准字音: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齐声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学生活动:齐读。
教师评价:从音量、字音两方面来评价。刚才大家声音洪亮地准确朗读了课文。
(二)读懂文章
教师活动:1、过渡:本文讲述了一个老虎吃驴的故事。2、创设情景:这只虎吃掉这只驴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先结合课下注释读懂文章,然后从文章中找出理由告诉我不容易在哪?(投影) 找出来后请举手示意。
学生活动: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找理由。
全班交流:1、因为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给虎吃掉驴创造了条件。2、好事者认为驴无可用,放之山下,给虎吃掉驴创造了条件。3、老虎发现驴只有“一鸣”,“蹄之”两种防身之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读出节奏
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概括,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读懂了文章。在此基础上请大家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读出节奏来。
学生活动:自由放声朗读
教师检测:一人读,组织互评,然后全班齐读。
三、说一说
教师活动:1、过渡:大家在朗读的过程中不知有没有发现本文题目是《黔之驴》,可是文中写驴的却只有寥寥几笔,写虎的却笔墨很多,那题目为什么不是《黔之虎》呢?后来我一查资料,发现本文被选入教材时被删掉了最后一节,读了这一节才知道驴才是作者要表现的对象。我们来看一下这一节。
(出示投影)教师说解释
2、(出示投影问):你能从这一节读出作者心中的驴是什么形象吗?并模仿《驴和马》和《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两篇寓言的结尾用一句话说出本文的寓意。
附: 驴和马
马和驴一起旅行,马拉着轻便的车轻松地前行,而驴驮着很重的鞍囊走路。“我多希望我是你,”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