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4200字。
项链
教学目标:
通过对小说情节结构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领略《项链》精巧的艺术构思,把握作品主题,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公正客观评价玛蒂尔徳的同时,发扬人性中的善和美,摒弃虚伪和丑陋。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先书写作者“莫泊桑”,问:我们曾学过他的什么作品?或你曾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写得什么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莫泊桑很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莫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二、作者简介和交代背景
1、作者简介:《项链》
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小说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写有中短篇、长篇小说,还有诗歌、剧本等。他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名短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
莫泊桑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另两位是——契诃夫、欧·亨利。
2、背景介绍: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这个阶级在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因而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了解,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他们的庸俗、势力和虚荣。
作为19世纪后期法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深入地观察到了正向帝国主义发展的法国第三共和国的黑幕,对于小资产阶级的普遍心理也有很深的了解。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