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ppt1(10份)
- 资源简介: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学案提纲试题(打包10套)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学案新人教版20180806237.doc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新人教版20180806235.ppt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提纲新人教版20180806236.doc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新人教版20180806238.ppt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提纲新人教版20180806239.doc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新人教版20180806240.doc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新人教版20180806241.ppt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提纲新人教版20180806242.doc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学案新人教版20180806243.doc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试卷新人教版20180806234.doc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1.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了解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预习提纲】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1.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了解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学习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过程】
 活动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1. 1953 — 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2.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 ,建立 国家工业化 和
 国防 现代化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鞍山 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 新藏 公路相继通车, 武汉长江 大桥建成。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
 5. 1954 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 的宪法。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 建设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教材中中国与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说明了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反馈: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2.下列对“一五”计划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B.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加强
 C.各项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D.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C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D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有( D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第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活动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1.农产品满足不了 国家工业化 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 互助合作 的要求。
 2.引导农民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 农业合作化 的高潮。
 3.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4.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公私合营 的高潮。
 (创举: 赎买 政策 )
 5.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 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要求过急 、 工作过粗 、 改变过快等缺点。
 活动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课堂反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我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初期
 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B )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4.下列哪种方式使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胜利完成( D )
 A.无偿没收 B.成立股份公司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B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