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考作文大模拟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1”高考作文大模拟<br>
湖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周 红<br>
<br>
1.文题设计:<br>
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br>
一位楚国商人到郑国出卖他的宝珠。为了衬托宝珠的高贵,他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个精美的匣子,用香喷喷的桂、椒熏烤它,用光闪闪的珠玉镶嵌着它,用漂亮的玫瑰石装饰它,用五光十色的翡翠羽毛衬托它,再把宝珠放在这瑰丽的匣子里。有个郑国人见了十分喜欢,愿出重金,却只买那华美的匣子,不要匣子里那珍贵的宝珠。楚国商人不同意,说不能单买匣子,要买一起买。双方僵持不下。<br>
请以上述材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与上述寓言故事有关。<br>
[注意]<br>
(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br>
<br>
2.构思纲要:<br>
这道作文题所选用的材料,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原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通过批评楚人来批评“今世之谈士”,往往“以文害用”。后来人们就用“买椟还珠”讽刺那些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人。为了便于考生将作文写好,多几个写作角度,老师对原故事作了些许改动。命题的初衷是:中国业已加入WTO,即将面对国际自由贸易大战,包装是商战中的重要招式,而我国的商品包装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联系这些实际去进行深入的开掘,定能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要知道,高三的同学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以德治国,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涉及了。WTO,今后两年可能会涉及。<br>
细读这则材料,我们认为从以下角度去写作,都是可以的:<br>
(1)应重视产品包装。<br>
(2)不能像郑国人那样,只看外表,不看本质。<br>
(3)不能用楚国商人“要买一起买”的办法,要会变通。<br>
(4)不能像楚国商人那样喧宾夺主,让包装盒掩盖了商品本身的光彩。<br>
(5)应有正确的判断力。<br>
<br>
3.下水作文:<br>
形式,很重要<br>
田 峰<br>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嘲笑那个“买椟还珠”的郑国人;在咱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朴素的内在从来就比华美的外表重要;外表,再华美也不过是个形式,我们倾心的应该是内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就诠释着这道理么?所以那郑国人想弃掷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