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如何借助课本复习古代文化常识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docx, ppt
  • 资源大小: 13.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0/19 21:16: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黄冈市外国语学校“古代文化常识”
│借助课本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
│黄州中学范霓霓:古代文化常识.ppt
└─附件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ppt
2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ppt
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称谓.ppt
4古代文化常识之回归教材.docx
5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及答案.docx
6古代文化常识歌诀.pptx
7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竞赛.ppt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之高中课本(必修1-5)
  必修1
  《沁园春??长沙》
  1.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2. ⑴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3. ⑵词的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拓展: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纪传体: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
  ……
  高三复习备考古代文化常识
  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在我国古代,“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而“河北、河南”多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江表”是指长江以北地区,“江左”是指江东,“淮左”是指宋 时的淮南东路。
  C.“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D.“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古代的坐具。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B.“总角之宴”中的“总角”是指少年时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儿童,“纵豆蔻词工”中“豆蔻”亦指“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弱冠”表示男子20岁成年;“及笄”是指女孩子15岁成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的“束发”是指男孩子15岁左右。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
  咬定青山不放松
  --------借助课本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如何借助课本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我们今天的会议,官方名称是“高三一轮备考会”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应对高考,那么我们就首先来研究一下高考趋势,看一下高考对于古代文化常识这一题型到底是怎么考的,又都考察了些什么。
  首先,我想请大家看一下这张统计表格(展示课件)。从2015年到2018年四年间,高考的11套全国卷里面总共出现了44个考点,对这44个考点,我做了一个简单分类,其中“官职科举”考查的次数最多,一共出现了14次,然后再是“礼制常识”,出现了13次,接下来是“姓名称谓”,也比较多,考查了11次,时间关系我就不给大家读了,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我做的这个统计。高考中出现的44个考点全部都在这两张表格里。
  那么为什么会是这三个类别的内容考查的频率最高呢?其实并不难理解,我们的古代文化常识题在高考中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设置在文言文阅读部分的。由于我们高考文言文一般都是人物传记,就会经常涉及到姓名称谓,科举制度,传主的升迁贬谪,官场的礼制常识等相关内容。所以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就需要特别重视。
  另外粗略统计了一下,在这四年的44个考点里面,有大概百分之十的内容是来自于课本内容,此外还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内容是基于课本内容引申辐射出来的。简单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看一下(展示课件)比如说2018年全国卷Ⅰ的B选项中的“阙”,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就曾经提及。2017年全国卷Ⅰ中的C选项“母忧”在我们学习《陈情表》时就可以拓展讲解。2016年全国卷Ⅱ中的“陛下”,在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的《荆轲刺秦王》中也有出现,又如,2016年全国卷Ⅲ“教坊司”,在《琵琶行》中就有出现。
  仔细分析这两个统计结果,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一,古代文化常识题的确内容繁多,浩如烟海,但高考在考查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在复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