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镇江市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测试卷<br>
高 三 语 文<br>
<br>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0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总分150分。<br>
注意:请将第1卷答案写在第Ⅱ卷前的相关空格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br>
第Ⅰ卷(4 5分)<br>
一、(1 8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br>
A.绿阴 绿篱 绿化 绿林 B.召唤 召集 号召 召见<br>
C.片面 肉片 片儿 相片 D.龟卜 龟甲 龟裂 龟鉴<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犯疑 防患未然 利害 变本加厉 B.闻名 闻过饰非 成器 众志成诚<br>
C.竭诚 惮精竭虑 顾及 爱屋及乌 D.贬值 针贬时弊 败诉 甘败下风<br>
3.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br>
A.景慕(十分敬重仰慕) 惨淡经营(生意萧条)<br>
放诞(行为放纵,言语荒唐) 祸起萧墙(祸患从内部产生)<br>
B.国粹(国家文化的精华) 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br>
弥留(指病重将死)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br>
C.臆造(凭主观想法编造) 无人问津(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br>
缄默(闭口不说话) 不虞之誉(没有料到的赞扬)<br>
D.累赘(事物多余、麻烦) 宁缺毋滥(宁可缺少一些也不要随便凑数求多)<br>
杜撰(没根据地编造,虚构)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br>
A.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有可能的。<br>
B.先锋超薄等离子显示器设在室内,挂在商场或放在大堂,一定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br>
C.这一届奥斯卡奖究竟鹿死谁手,直到颁奖大会前一分钟人们仍然不知。<br>
D.流行词语之所以称之为“流行”,因为它总是流动的,喜新厌旧,旧去新来,一茬一茬的<br>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r>
(1)书写不规范也是一个大问题, 简化字,便是一个例子。<br>
(2)在日常生活里,人的耳朵对环境的 和眼睛不同。<br>
(3)我只不过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br>
A.乱用 反应 辩白 B.滥用 反映 辩白<br>
C.乱用 反映 辩解 D.滥用 反应 辩解<br>
6.填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br>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br>
(1)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2)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br>
(3)竟然忘记了凡尘 (4)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br>
A. (1) (2)(4)(3) B.(2)(4)(1)(3) C.(4)(2)(3)(1) D.(1)(3)(2)(4)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