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六、黄河颂
Changsha yizhong
zzz
教学目标
1、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并能简要概括
2、能抓住黄河这一意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诵等手段感受诗歌中的深沉而激昂的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音乐感染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渲染气氛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一、二章片段)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请把眼睛闭上,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达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生答: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全诗共有八个乐章,是第二章,另七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板书:黄河颂 光未然
二、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山巅 澎湃 狂澜 哺育 九曲连环
三、作家作品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