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编练习试题(11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含解析)(打包11套)新人教版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35.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34.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36.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33.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32.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31.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30.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29.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28.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27.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71126.doc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1)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共存且通入括号中相应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Na+、Ba2+、HSO-3、I-(氯气)
B.Ca2+、NO-3、Na+、Cl-(二氧化硫)
C.Fe3+、SO2-4、CO2-3、NO-3(氨气)
D.Na+、K+、HCO-3、Cl-(二氧化碳)
解析:A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但通入氯气后,氯气能将HSO-3、I-氧化,故不符合题意;B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硝酸根离子氧化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C项中Fe3+、CO2-3之间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D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通入二氧化碳后也不反应,故符合题意。
答案:D
2.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加入
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2+、NO-3、K+
稀硫酸 3Fe2++NO-3+4H+===
3Fe3++NO↑+2H2O
B Fe3+、I-、ClO- NaOH
溶液 Fe3++3OH-===
Fe(OH)3↓
C Ba2+、HCO-3、Cl-
NaOH
溶液 HCO-3+OH-===
CO2-3+H2O
D Ag+、F-、NO-3
过量浓
氨水 Ag++OH-===AgOH↓
解析:Fe2+、NO-3、K+三者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大量的H+,则Fe2+、NO-3、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选项正确;Fe3+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lO-也具有氧化性,ClO-与I-也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错误;C项,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HCO-3+OH-===BaCO3↓+H2O,C选项错误;D项,加入过量浓氨水后,会生成银氨络离子,D选项错误。
答案:A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在反应TiCl4+4Na===Ti+4NaCl中作还原剂
B.NaOH应密封保存,以防分解变质
C.盛放K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D.当足量的CO2通入饱和NaOH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解析:因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需密封保存。
答案:B
4.五彩缤纷的焰火表演为各种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这与金属的焰色反应直接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金属单质在灼烧时才会产生不同的焰色
B.进行焰色反应时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C.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可用洁净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
D.某样品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样品中一定含钠而不含钾
解析: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金属单质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可以产生不同的焰色,A项错误;灼烧稳定的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灼烧NaCl,B项错误;铁丝因为灼烧时无焰色,故可用洁净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实验,C项正确;某样品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样品中一定含钠元素,也可能含钾元素,D项错误。
答案:C
5.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石墨烯是最薄、最坚硬、几乎透明的物质,可制成电阻率最小的纳米材料,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
B.石墨烯属于新型有机化合物,熔沸点较高
C.石墨烯、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解析:石墨烯可制成电阻率最小的纳米材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由于最薄且透明,故也具有良好的透光性,A正确;石墨烯属于碳的单质,不是新型有机化合物,B错误;石墨烯、金刚石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石墨烯属于碳的单质,碳能在氧气中燃烧,完全燃烧时生成CO2,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D正确。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2-4+Ba2++3OH-===Fe(OH)3↓+BaSO4↓
D.1 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解析:A项,Fe3+与C6H5OH因发生配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此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写法应为2Fe3++2I-===2Fe2++I2;C项,离子配比错误,正确的写法为2Fe3++3SO2-4+3Ba2++6OH-===2Fe(OH)3↓+3BaSO4↓;D项,足量的Zn将0.1 mol Fe2(SO4)3还原生成0.2 mol Fe,质量为11.2 g,正确。
答案:D
2.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
A.检验试液中的SO2-4:试液――→足量稀硝酸无沉淀――→BaCl2溶液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SO2-3:试液――→浓盐酸气体――→品红褪色
C.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H2O2棕黄色溶液――→淀粉溶液蓝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CO2-3:试液――→足量稀BaCl2白色沉淀――→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
解析:选项A中加入稀硝酸可把SO2-3氧化成SO2-4或溶液中含有Ag+,均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选项B中不能排除HSO-3的干扰,错误;C项正确;选项D中不能排除SO2-3的干扰。
答案:C
3.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NaOH、AlCl3 ②NaHCO3、H2SO4 ③NaAlO2、NaHSO4 ④Na2CO3、HNO3 ⑤Na2CO3、NaHCO3、Ca(OH)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①将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将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先无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②无论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均立即产生气体,反应现象相同。③将NaAlO2溶液滴入NaHSO4溶液中,先无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将NaHSO4溶液滴入NaAlO2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④将Na2CO3溶液滴入HNO3溶液中,立即产生气体,将HN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体。⑤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均产生沉淀,反应现象相同,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答案:C
4.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固体剩余物是( )
A.Na2CO3和Na2O2
B.Na2CO3和NaOH
C.NaOH和Na2O2
D.NaOH、Na2O2和Na2CO3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编练题(3)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
C.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解析:A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C项,物质的摩尔质量当以g•mol-1作单位时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D项,1 mol任何微粒都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
答案:B
2.2016年春,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
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
C.16 g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
D.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23
解析: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A错误;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3:2,B项错误;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24×6.02×1023,D错误。
答案:C
3.如图 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
A.过氧化钠 B.氧化钠
C.钠 D.钾
解析:Na2O2、Na、K与水反应均会有气体生成,均会使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A、C、D错误;Na2O与水反应放热但没有气体生成,则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又使U形管内两液面相平。
答案:B
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B.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
C.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探究钠与Cl2反应
解析: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A项设计错误;B项中脱脂棉燃烧,能表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项中气球变大,Cl2能被NaOH溶液吸收;D项能进行Na与Cl2反应。
答案:A
5.将适量纯硅粉与纯钠按一定比例混合溶于足量水中,恰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806×1023。硅与钠的质量比为X,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的气体为V L。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X 14∶23 1∶2 2∶1 14∶23
V 6.72 4.48 4.48 3.36
解析:依题意,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Si+2NaOH+H2O===Na2SiO3+2H2↑,恰好完全反应,则n(Si)∶n(Na)=1∶2,m(Si)∶m(Na)=28∶46=14∶23。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上述反应中,只有氢离子得电子,V(H2)=1.806×10236.02×1023 mol-1×2×22.4 L•mol-1=3.36 L。
答案:D
6.在常温下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可以在水溶液中)( )
选项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