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br>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br>
3、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br>
4、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br>
教学重点:<br>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情感及思想感情。<br>
课前准备:<br>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br>
教学内容:<br>
《雪》是鲁迅《野草》中写得很精彩的抒情篇章,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准确,文章围绕江南与北方不同雪景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br>
<br>
<br>
<br>
教学步骤:<br>
一、导入:<br>
同学们,见过下雪吗?见过雪后的景象吗?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景,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br>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br>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br>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 褪尽 脂粉奁 馨口<br>
把握字形:蜡梅——腊梅 胡蝶——蝴蝶 壶卢——葫芦(说明:同音字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再写成前一个)<br>
2、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br>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注意体会作者感情。虽然有要求在先,但一般朗读效果不会很理想。于是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特色。<br>
然后课件朗读,在图片、音乐、文字三者有机结合下,使学生沉浸入审美的意境。(图片可以采用不同的雪景,同时配以不同的音乐,前半部分轻松欢快、优美抒情,后半部分激越悲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