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一中2003级第六次综合测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8/2 9:36:00
  • 资源来源: 网络收集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r>
A.英俊    疏浚河道    竣工    怙恶不悛<br>
B.觊觎    瑕瑜互见    逾越    坚贞不渝<br>
C.渎职    穷兵黩武    赎罪    卖椟还珠<br>
D.溅起    饯别宴会    信笺    铺架栈道<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直言    仗义执言    例行    身体力行<br>
B.联翩    连篇累牍    分辨    分辩颜色<br>
C.惹事    惹是生非    大事    大是大非<br>
D.提名    金榜题名    传颂    广为传诵<br>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br>
A.嬗变(演变)            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br>
   变型(改变类型)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繁多)<br>
B.不肖(品行不好)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教训)<br>
不羁(不受束缚)        既往不咎(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怪)<br>
C.微词(含蓄的表扬)      大放厥词(夸夸其谈,大发议论)<br>
贬词(含有贬义的词)  闪烁其词(只说一点想法而不肯讲真意)<br>
D.得逞(达到目的)        得陇望蜀(比喻不断进取)<br>
得体(得当,恰当)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r>
A.近来,一些不法之徒经常用不名一钱的野生植物充当“灵芝”或“党参”骗取钱财。<br>
B.改革开放以来,首都面貌日新月异,一栋栋大厦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br>
C.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个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也不肯下来。<br>
D.本来商量好今天在会上大家一起提出反对意见,可到了经理办公室,他们几个竟噤若寒蝉,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战斗”了。<br>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我发现这套书中不仅有世界名著、社会科学知识,还有一些培养青少年思想修养的读物。<br>
B.家电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名牌产品的价格都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br>
C.报纸刊物的编辑,要大胆认真地帮助作者删改稿件;同时,要以古今大著作家删改文章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广大作者。<br>
D.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研究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动向,加强帮教工作,以避免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br>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r>
A.“四书”是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的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乃儒家文化精要所在。<br>
B.戏剧按矛盾冲突性质划分,可分为:悲剧,如《窦娥冤》《雷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正剧,如《白毛女》《龙须沟》等。<br>
C.报告文学既有“报告”的性质,又有文学的特点;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夏衍的《包身工》、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