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案练习试题(5份)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案练习(打包5套)新人教版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测试题新人教版201810261131.doc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201810261135.doc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新人教版201810261134.doc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新人教版201810261133.doc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2课阿拉伯帝国练习题新人教版201810261132.doc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是在( )
 A.1世纪
 B.2世纪
 C.3世纪
 D.5世纪
 2.大化改新中规定,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它属于什么方面的改革措施?( )
 A.政治
 B.思想
 C.文化
 D.经济
 3.历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4.某人于7世纪末去日本,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很多部民在贵族的庄园里劳动
 B.地方由中央派官治理
 C.国家权力集中于天皇
 D.很多人从中国长安留学归来
 5.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武士集团的出现
 6.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参与皇室斗争
 B.保卫天皇
 C.保护自己的庄园
 D.为国家提供兵役服务
 7.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8.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并见证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9.下列关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史实,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
 B.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
 C.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D.62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10.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其中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A.古印度人
 B.古埃及人
 C.古巴比伦人
 D.阿拉伯人
 11.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心强。他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述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并使之弃恶从善。该故事出自( )
 A.《荷马史诗》
 B.《汉谟拉比法典》
 C.《医典》
 D.《天方夜谭》
 12.某班举办“阿拉伯文化”主题班会。下列素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巴格达“智慧宫”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 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课 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大化改新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2)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 的发展。
 武士和武士集团
 1、形成的原因: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 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武 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2、幕府统治的形成的标志
 源氏 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3、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 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武士效忠的对象: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武士道精神: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实质: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三)、课堂小结:
 日本历史上两次改革,本课学习的是第一次,大化改新,象唐朝学习,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日本这么民族善于学习,我们应当学习。武士道精神不容易理解,其实质是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二战时期成为日军的精神支柱。
 (四)、课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6世纪前的日本
 1.概况: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2.统一
 (1)统一: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________政权统一了日本。
 (2)社会结构
 大王 ________的最高统治者,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 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部民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________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知识点2 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________文化;________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__________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___________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________派官管理
 经济上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________,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________;统一赋税
 4.影响: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________。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国家。
 知识点3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
 (1)背景:________在地方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形成: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____________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______”
 2.武士团
 武士团经兼并联合,形成源氏、平氏两大武士集团。
 3.幕府统治
 (1)开始: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____________”的称号,设幕府于__________。
 (2)地位:幕府与________朝廷并存,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___________手中。
 (3)影响:武士道形成
 形成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内容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达标练习】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
 A.大和
 B.高丽
 C.琉球
 D.本州
 2.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其中,大化改新“模仿”的是( )
 A.欧美工业文明
 B.中国隋唐制度
 C.希腊民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