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ppt98
- 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件共7张,教案约3030字。
单元教案或课时教案
课题 《诗经•卫风•氓》 教案编号
课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人
课标要求 在诵读感悟中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能对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发现诗歌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诗歌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
内容分析 《诗经•氓》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篇经典之作,诗歌讲述了一个古老而又无数次重复上演的爱情婚姻悲剧。它用高度凝练而有韵味的诗歌语言、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讲述爱情故事,并对通过自己的婚姻悲剧作出深刻的反省,以告诫人们“无与士耽”。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升入高中以来的首次接触《诗经》,在初中时学生有学习《关雎》《蒹葭》的经历,对于《诗经》已有一定的认识;另外,本文的题材也关乎爱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因此学生应比较感兴趣。但这首诗篇幅较长,宜从结构入手,把握内容,整体理解,形成感悟;另外,在学习中进一步《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及现实主义精神。学生经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对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诗歌字词、内容也基本把握,对课文较为熟悉,但是对本诗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情感分析以及诗歌的思想内涵、深层内蕴理解尚不够。
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其人物形象,能对其悲剧原因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过程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及诵读品味等,分析女主人公形象及其复杂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 体会古代妇女对美好婚姻爱情的追求与愿望,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教学重点 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其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教学难点 对其悲剧原因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所需时间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学创作的母题。《诗经》中最美好的篇章是关于爱情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纯美的句子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吟唱。今天,让我们再来聆听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感受那位遥远的卫国女子的爱与怨!请把书打开,我们继续学习《卫风•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