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华南师大附中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卷<br>
语 文<br>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br>
一 、(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r>
A.扉页 芳菲 绯红 菲薄<br>
B.辍学 啜泣 惙惙 龌龊<br>
C.逾期 面谕 不渝 觊觎<br>
D.复辟 庇佑 媲美 睥睨<br>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咀嚼 温文尔雅 聘请 兵慌马乱 <br>
B.陷阱 变本加厉 弥漫 立杆见影<br>
C.赈济 嗔目结舌 陨落 附庸风雅<br>
D.倾覆 提纲挈领 折叠 呕心沥血<br>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r>
①“小康”, 《诗经》。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礼道》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br>
②非典期间,对防范疫情不力的官员首开“问责制”先河,没尽到责任的即行罢免, 保证了防治措施的严格贯彻, 赢得了群众的信任。<br>
A.源出 惠及 不仅 还<br>
B.原出 惠及 既 还<br>
C.源出 惠顾 不仅 还<br>
D.原出 惠顾 既 还<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r>
A.小张平素爱出风头,干起活来吊儿郎当,老在车间里侃侃而谈,大家都很讨厌他。<br>
B.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br>
C.前不久,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br>
D.尽管有些人将邓丽君、徐小凤等人的歌曲看成是明日黄花。可是由歌坛新人翻唱这些老歌还是会吸引大批观众,勾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美好追忆。<br>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在非典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人们更关心这场灾难究竟会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多大影响。<br>
B.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钢琴变奏曲。<br>
C.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将以自豪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br>
D.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br>
6.下列句子中表达最简明的一句是<br>
A.张老师爱岗敬业,教学经验丰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可堪称优秀教师。<br>
B.这位嘴巴上长着大胡子的鄂温克族老人,抗战时期,可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br>
C.是的,他没有死,他还活着,活在战友们中间,活在古槐小区每一个居民心里。<br>
D.厂里决定给他留厂察看一年的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只发基本生活费,免发奖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