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八校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6 19:12: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9520个字。

  江苏省海安县八校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4分)
  ①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jīdiàn着久远的岁月印痕。②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bānlán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铿锵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A    (赏心悦目/耳濡目染)。③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现今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④我们也会在文化的xūntáo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应填的成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
  4.实验中学九(3)班开展“走进《朝花夕拾》”专题学习活动。(8分)
  活动一:合作交流(3分)
  小林同学在组内介绍这部名著内容时说:《父亲的病》中,鲁迅描述了几位“名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如衍太太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你在倾听后,委婉指出小林同学的错误:
  ▲▲▲
  活动二:组内辩论(3分)
  针对这部名著的主题,正方观点:名著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反方观点:名著包含了作者“理性的批判”。你赞同哪方观点?请结合名著有关内容阐述理由。
  ▲▲▲
  活动三:撰写对联(2分)
  结合这部名著的内容或主题,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旧事重提,忆亲人师长
  下联:▲▲▲
  5.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1)▲,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万籁此俱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杜甫的《望岳》中,“▲,▲”两句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精神和气概,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7)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两句慨叹功业未立,传达出爱国激情与浓重思乡之情的矛盾。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6.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3分)
  ▲▲▲
  7.诗中“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两首诗中的鸟,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说说你的理解。(3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