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6:现代文阅读(说明文)
- 资源简介:
约5260个字。
专项训练6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焦虑为何会让大脑发炎
章 仪
①我们都知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通过气体扩散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给组织细胞,从而为人体提供物质、能量和氧气。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是极其重要的器官。一旦大脑受到损伤将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预测的伤害。因此,我们的身体利用血脑屏障来保护大脑,它犹如一道坚固的城墙,可以防止外来敌人的入侵。
③血脑屏障到底是什么呢?它其实是在血管和大脑之间的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管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微生物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验中“遭遇”了这个屏障。当时他正研究染色技术,目的是使微型生物结构能被研究者看见。当将染色剂苯胺注入生物体内的时候,这个生物的所有器官都被染色了,唯独脑细胞没有被染色。当时,埃尔利希将此现象解释为脑细胞没有吸收足够的染色剂。直到20世纪60年代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被用于医学研究时,这层神秘的屏障才被发现。
④血脑屏障,又称脑血管障壁,其结构主要有三层:第一层是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这种内皮细胞之间衔接十分紧密,不像其他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那样有较大的缝隙;第二层是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外的基底膜,这个膜是连续的;第三层是脑毛细血管壁外的神经胶质细胞,脑毛细血管壁外表面积85%都被神经胶质细胞的终足(或称脚板)所包围。
⑤强大紧密的结构几乎使所有的物质都无法通过。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和血糖,大部分的药物和蛋白质由于分子结构过大,均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能够维持大脑正常运作,避免大脑受到化学传导物质的影响,也使脑部不会受到病菌的感染。
⑥但是研究者们发现,饱受抑郁折磨的患者体内血液的炎症反应会增加,大脑内部也会出现局部炎症反应。一般来说,外周系统的免疫炎症分子和其他生物因子都被血脑屏障牢牢地挡在外面,无法进入大脑。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内出现炎症反应呢?
面对雾霾
①近年来,特别是到了冬季,雾霾时常袭扰我国中东部城市。人们不禁调侃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在哪里。”
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一般来说,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从几十米到一两百米。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它可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出现。
④雾是自然形成的,霾是人为造成的。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可达1000~3000米左右。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中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PM2.5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