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案,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古文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为此还设计了场外擂台这一环.约2200字。
孙权劝学
曾鹤 东方中学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了解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结果学有所成的故事,体会“开卷有益”的主旨,启发学生不断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对比阅读、课外拓展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新的学习模式。
学法指导: 读——悟——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朗读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不,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关于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比较短小的文言文,前面我们讲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三个环节“读一读,悟一悟,背一背”。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读一读”。
①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疑难词句,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解决。
② 指名朗读,一人评价,教师正音。
③ 全班齐读。
2、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悟一悟”。
①、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A.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B.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一就学。)
C、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侧面写吕蒙学业长进。)
D.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