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19道题,约7560个字。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试卷1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难(jié) 滞碍(zhì) 狡黠(xié) 味同嚼蜡(jiáo)
B.劝诫(jiè) 惆怅(chàng) 寂寥(liào) 目不忍睹(dǔ)
C.谚语(yàn) 歌谣(yáo) 苟安(gǒu) 信手拈来(zhān)
D.桥堍(tù) 藻饰(zǎo) 怡情(yí) 开卷有益(juàn)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凡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
B.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温州面临东海,江河纵横,海产品栩栩如生。
3.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162个校园足球队。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画的意境》一文阐述了山水画意境理论产生的过程,画家对意境的追求以及达成这种意境的重要途径。
B.《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第一段引用《论语》入题,从孔子教育方面主张的“无言”之教开始,以赞同的态度自然引出对文学创作的“无言的意蕴”的论述。
C.《驱遣我们的想象》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
D.《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5.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就这样融入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正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下面“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下列方法供
参考:
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犹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④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