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爱莲说》学写作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9 14:28: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20个字。

  跟《爱莲说》学写作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古代散文名篇。《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2. 教学重点
  (1)能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理解文意;
  (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3)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流畅准确背诵全文;
  (4)能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5)将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于写作当中,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托物言志。
  3.教学难点
  (1)能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学会运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习并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3)将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于写作当中,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托物言志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学会运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解学习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3.将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于写作当中,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托物言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构建动场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爱莲说的文言知识点,疏通了文意。我们发现莲在周敦颐的笔下有了新的身份——君子。这是一位怎样的君子呢?
  生:不同流合污、正直专一、纯洁美丽、质朴自然、有独立人格……这不也是周敦颐自己的人格写照吗?
  Ppt背景
  周敦颐,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莲花峰下建舍讲学。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在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