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时代共成长,与大中国共命运——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评析
- 资源简介:
约10190字。
【与新时代共成长,与大中国共命运】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评析
庄照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分析:
看到今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我想很多语文老师可能不会觉得惊讶,反而可能会和我一样会心一笑,因为其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首先,今年的作文题目延续了以往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有所创新,而且像去年一样设置了具体的任务和情境。其次,主题上呼应了近年来一直强调的“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核心素养”等理念,彰显了主流价值取向和时代主旋律,审题与写作难度并不大。同时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时事热点,符合近年来全国卷作文命题趋向。具体来说:
1.主流价值与主流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明确了高考评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核心目标,很好的彰显和发挥了作文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材料精选2000-2035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即将实现的伟大目标,以点带面,展现了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进步、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全新风貌,集中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
2.正面导向性继续增强
今年的作文题目选取2000年和2035年连个重要时间节点,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民生以及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作为材料,充分发挥了高考作文题目的积极主流价值导向。并通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