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340个字。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里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导语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教学氛围。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的这首歌是哪位文人写的词吗?是光照千古的苏轼,世称苏东坡。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有着怎样的伟大胸襟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在在黄州的心路历程的第一阶段(定慧院阶段)痛苦孤独里写的名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解题
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外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撰《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寓居”在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官员等人。
苏东坡的生命的起点是眉州。而这个文坛巨匠,光彩照人的苏东坡,他的生命的起点却是在黄州。当然,苏轼是一只蛹,而苏东坡是一羽蝶。这种蝶变是在黄州完成的。苏东坡在黄州只有短短4年多时间,住了3个地方,定慧院、临皋亭、南堂。按照3个住处,黄冈市委归纳了苏东坡在黄州的心路历程:第一阶段(定慧院阶段)痛苦孤独,第二阶段(临皋亭阶段)自省彻悟,第三阶段(南堂阶段)超越旷达。
3.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眉州人。苏轼历北宋五朝,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豪放一生。诗、文、词皆独步一时。其词突破婉约词藩篱,在风格、题材、音律方面皆有创变,豪纵清雄之作一新天下耳目,风格于雄奇超旷之外,亦兼韶秀婉丽,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如行云流水,恣肆挥洒,代表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宏肆雄放,机趣横生,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风。一生著述宏富,著有《东坡易传》、《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4.写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里解脱出来,只身到黄州时所写。抒发了从政失意而寂寞孤独的情愫。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慧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