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第五节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
一、考纲要求
掌握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分析文章表情形式的方法。
二、知识结构
(一)文章的结构层次
1.不同文体的不同说法
①议论文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
②记叙文 纵式、横式、纵横交叉式等
③说明文 并列式等
2.从形式方面分析
3.从内容方面分析
(二)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略)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要求考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综合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新迹象,应引 起我们的重视,它应成为中学生的能力之一。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及采用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 者是决不乱走。”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 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根据文体的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如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记叙文的纵 式、横式、纵横交叉式,这种考查是对全文层次的分析,在高考中不占主位,高考命题趋向于分析一篇文章内部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一个语段之中句与句之间的层次关系。所以,下面,我们着重讲解语段结构层次的划分。
划分语段层次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1.从形式方面分析:
(1)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2)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如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3)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2.从内容方面分析: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