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0字。
作文教学书稿 本色与文采
撰稿人:深圳南头中学 茹清平
写作指导
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又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辞”而能“达”,就要注意保持本色;至于“行远”,就要讲究文采。下面分别谈谈与本色和文采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本色
唐代诗人张籍在《酬朱庆馀》一诗中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越女所唱,民歌小调而已,怎么就能“敌万金”呢?因为越女毫不做作,随心所发,率性而歌,完全出自天然,可见,是“本色”的魅力使民歌小调“敌万金”。所谓本色?本色是指不虚伪、不做作,写自己所看见的,写自己所知道的,写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一言以蔽之,即写“自我”。内容如果是亲身体验过的,许多话其实早在下笔前就已经蕴积在心里,只要语感好一些,略加组织和修改,就能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来。譬如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我与地坛》,差不多所有读过的人都会被深深感动,原因正在文章里处处都有“自我”在。写的是“自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故作者笔下的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每一个场景都刻骨铭心,每一份情感都真切感人。再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李密的《陈情表》、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美文,也是因为直抒性灵,写出了“自我”,才给人以情感的陶冶、灵魂的净化、境界的提升。许多人盲目追求作文技巧,其实,作文最大的技巧就是本色。
在“本色”方面中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矫情为文”。下笔作文,喜欢套用别人的文章里某些“漂亮”的话。这用心大概是好的,但由于未经自己彻底消化,一套用就走了样,不但模糊了文章的本色,连语言也变得混乱了,作文里总杂有一些和全文不相衬的句子。这样作文,导致事实失真、感情失真、思想失真。
如何在作文中保持本色呢?经常写生活札记是一种好办法。可以先确定若干写作话题,如人物素描、校园采风、乡情民俗、课文质疑、春夏秋冬 、焦点话题、时事论坛、校园争鸣、名胜风光、真情告白、课堂写真、街巷见闻、读书有感、影视评论、奇思怪想、科幻天地、实验报告、往事回眸、动物世界、心海浪花(写心理活动)、文学天空(尝试写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时文赏析、科技动态、名人点评等,然后围绕话题实事求是地述写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思、所感,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养成高尚的情操。长此以往,文章自然会如自己的个性一样,也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进而形成“自我”本色。
二、文采
刘勰曾在其作品《文心雕龙》中提出过“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瞻”的观点,意思是说,作品因文采而流传久远,这话的确经得起考验;思想已经显露,精选的辞句才会丰富。古人写文章 强调“文质兼美”。质美,指的是内容之美;文美,即文辞之美,也就是有文采。我们读名家的文章,常有词清、句丽、出语如连珠之感,这就是有文采的表现。但文采并非名家所专有,我们的习作里也往往会有——老师批改时常在某些语句下面加圈或画上线以表示赞赏,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大诗人杜甫曾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佳句”,即有文采之句,可以“惊人”,也说明文采是容易被感知的。
那么何谓文采?文采指经过修饰、润色,富有优美感,具有表现力的书面语言。或严谨凝练、淡雅质朴,或清新活脱、洋情溢采,或言约意丰、含蓄隽永,或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具体地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辞藻美,对词语所表示的颜色、声音、形状、情态等十分讲究,描摹万事万物务求曲尽其妙,要使读者感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二是音调美,行文讲究抑扬顿挫,读起来要上口入耳,使人听来如闻美妙的乐曲。三是结构美,或称建筑美,讲究层与层之间的长短有度,开合有方,如房屋之设计,务使卧室、客厅、厨房、厕所、凉台、过道等各得其所。
在“文采”方面中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繁采寡情”。为了有文采而胡乱堆砌美丽的词藻,说些连自己也不甚了然的话。其实,文采的真正的魅力不在这上面,而在它所包容的思想感情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思想感情之美,才是文采动人的根源。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这种“偶然”是长期修养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所谓“有文采”的“神来之笔”,常常不是靠冥思苦想得来的,必须以语文素质、文学修养、理论水平和生活阅历为基础,是长期的文化积淀的反映。考场上的作文,工夫是下在平素的。 思想感情是根,文辞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对文采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例文与评析
例文1
因为俺是俺大亲生的
2003年高考河南一考生
俺是一只驴,今年十八岁。俺大说俺已经是成年驴了,俺为此兴奋的两宿没睡好觉,俺终于可以独立了。
回想俺成长的经历,俺真是不寒而栗呀!俺还有个同胞的兄弟,名字叫马驴。听起来真他妈别扭。可是名副其实,他长得的确马不像马,驴不像驴,很对不起观众。本来长得丑并不是他的错,这俺可以理解,但他却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出来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