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6份)
- 资源简介: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6份)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 1 针对提升一 情节常常考设题“迷雾”多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 2 针对提升二 人物形象变化多提升思考“三角度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 3 针对提升三 环境考查两方面答题角度来呈现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 4 针对提升四 “三步六角度”标题失分难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 5 针对提升五 “五从”思维到小说意蕴妙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三 6 针对提升六 选项命题有方向解题思维有趋向 Word版含解析.doc
针对提升一 情节常常考,设题“迷雾”多
——小说情节类题满分之道
情节类简答题,包括情节思路概括题、情节手法题、情节作用题三大题型。在一轮复习中,发现考生在以下方面失分:1.因辨析不清题干要求而不知是什么题型而失分;2.因情节手法判断不准、手法作用不知从何角度回答而失分;3.情节作用类题因不结合具体情节所在位置、不结合文本内容而失分。
提升角度一 题干“迷雾”浓,审题来分清——明题干要求,知答题方向
[明方法•迷途指津]
考生可以先根据题干要求辨明是情节类题的哪种题型,再根据各种题型的解答思路答题:
看题干设问 会审题辨别 明确题型 知答题角度
1.请梳理本文的脉络(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请概括小说中××的变化历程。 1.题干中有“情节”“脉络”“过程”等字样
2.题干中有“概括”“梳理”等字样 情节概
括类题 1.按时间顺序理层次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2.按空间顺序抓场面概括:一个场面(地点)就是一个情节,场面变化情节就变化
3.寻找线索后概括:可以寻找事物线、情感线、对比线等
1.××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
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3.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题干中有“叙述”“情节展开”“构思”“布局”等字样 情节手
法类题 1.储备叙述人称、叙述方法、情节结构手法等知识
2.根据题干要求,选取相关手法进行判断并分析
1.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3.请分析小说开头(结尾)的作用或意义。 1.题干中有“情节(情景、段、开头、结尾等)用意”等字样
2.题干中有“作用”“意义”“效果”等字样 情节作用类题 1.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需要考虑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开头(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中间(推动情节发展),结尾(呼应上文)等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也就是情节本身在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
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答题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答题术语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
针对提升三 环境考查两方面,答题角度来呈现
——小说环境类题满分之道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这类题型主要考查风景、物貌等,涉及环境的特点、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考生存在的失分点常常出现在特点概括不准确、作用分析不全面。
[明方法•迷途指津]
[学解题•触类旁通]
阅读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到梨花屯去》(文本见“针对提升一”例1),完成题目。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解题思路]
要素勾连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环境方面 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是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展开的自然背景
人物方面 “三只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景物描写还烘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
情节方面 随着环境的变化,路程在变化,谈话内容也在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主旨方面 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田、泥土……这些意象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饱含醉人的诗情画意,使小说洋溢着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
针对提升五 “五从”思维到,小说意蕴妙
——小说主旨意蕴类题满分之道
小说的主旨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主旨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旨。小说好读不好懂,“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旨的把握上。且不说小说主旨本身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单就文本本身的表现来说,它不像散文主旨,作者可以在文中直接以议论句、抒情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小说中,作者不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生因读不懂小说主旨而失分,失分点既出现在对主旨的直接考查上,也出现在其他题型对主旨的间接考查上。
[明方法•迷途指津]
读不懂小说主旨,是因为不明小说主旨的呈现形式及解读小说主旨的思考角度,因此,需要:
一、明晰小说主旨的表现形式
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小说也不例外。小说题型中的作用类题型、语言理解类题型、标题类题型、主旨意蕴探究类题型都涉及主旨,因此,首先要明白小说主旨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五从”思维把握主旨
1.从题材内容看主旨
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传达怎样的感情,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旨方向。具体需“二抓”:
①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旨。
②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了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旨方向。
2.从人物塑造看主旨
在小说中,由于作者浓墨重彩皆泼洒在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旨性人物”。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旨。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旨所要展现的内容。如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旨。具体需要“二寻一辨”:
①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这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