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问与思维品质的研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19 11:56: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90字。
学生提问与思维品质的研究
江西赣县南塘中学    杨春明

一、学生提问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我们知道大脑的思维过程是由一系列简短的问题组成的,当我们思考时,大脑提出许许多多这样简短的问题,逐一回答,然后得出结论。例如我们在思考一篇小说的主题时,大脑会提出诸如“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表现了主人公什么?从主人公身上能反映什么?”等问题,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后,再归纳主题。至于问题的具体数量和质量,则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根据思维能力的优劣把学生分成两组,就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提出自己的问题。结果,思维能力差的这组学生普遍只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最多的也只有四个,所提问题多为知识性的或理解浅显的问题;而思维能力好的这组学生绝大多数能提到五个问题以上,所提问题有知识性的,有理解性的,还有开放型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学生的思维品质决定其提问的具体数量和质量。
当然,反过来,如果我们掌握了许多有助于我们进行思考的提问方式,当我们在思考某一特定主题或者事物时,就可以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来帮助我们进行思考,提升思维品质。比如我们阅读思考一个故事,可按如下方式提出下列问题:
·该故事发生于何时何地?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情?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何?
·故事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二、学生提问与思维品质现状及产生原因
每次做试卷分析,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学生都能获得高分,凡是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象的题目,学生往往失分。这表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表现较好,但思维能力却比较差劲。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行是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片面地理解“思维”就是要求大脑记住信息以便日后回想。在这种观念的左右下,教师大多是灌输给学生思考所需的知识点,却不考诉他们思考的方法,即授之以鱼,而非授以渔。
其次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少。课堂上,教师以“灌”为主,布置的作业,教师也不愿多花时间去精心设计,大多布置一些知识性的题目,而需要学生去分析、判断、联想、创新的题目极少。
再次,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习惯,因此普遍不愿多思考问题,有畏难思想。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课堂上,学生普遍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我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生缺乏一些核心思维能力,即对接受到的信息和知识进行自我发问、自我反思的能力;二是学生语言表达欠佳,怕说不好,所以不敢提问题;三是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去调动学生去思考,去提问。
三、改善学生提问需加强哪些思维品质
要使学生走出单纯的知识记忆而善于思维,善于提问,就得具备一些核心思维能力,它主要包括:观察性思维能力、分析性思维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观察性思维能力就是要善于察觉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