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复习策略浅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20 8:43: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510个字。
  
记叙文复习策略浅谈
安岳县千佛乡初级中学校:黄道盛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初中阶段所接触的新闻、通讯、传记、游记、回忆录、童话、散文、小说等皆属于广义的记叙文。记叙文阅读是中考阅读题中的必考题,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近年来阅读的材料由课内转为课外,题量加大,分值较高,且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拉动包括语基、语言运用及写作三大考点和能力提高。但是,如此重要的一块每届中考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老师认为阅读千变万化,实在难以把握,尤其是到了中考前的今天,靠多读书、多做阅读题来提高能力不太现实,于是就疏慢了这一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在后期的复习中使记叙文阅读由“没把握”转变到“有把握”上来呢?下面谈谈一点浅见。
一、准确理解,把握“说明”
《中考说明》是考试之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核心,它即为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复习备考的方向,增加了中考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为中考命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减少了命题的随意性,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资阳市06初的语文科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作了明确的规定:①能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②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梳理和概括;③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的意义和作用;④能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较为独特的看法;⑤了解各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具体体会其作用;⑥能初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和语言。这六点要求具体明确,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提出的要求,重点考查了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能力,考查了初中毕业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在记叙文阅读方面的个性化表达。对初中阅读教学起着导向作用,对于指导复习的可操作性强,有利于促进初中阅读教学的提高,推进初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
二、解析典例,推陈出新
要想在06年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前两年的中考题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复习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考命题有它的连贯性、稳定性,通过研究前两年中考题的选材特点、命题思路、命题角度以及答题的规范,领悟中考命题的思想精华,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此以资阳地区04年和05年的中考题为例:   
近两年资阳地区中考阅读题有如下特点:(1)阅读题的材料全部选自课外读物,均为抒情性散文,字数均在1100字左右;(2)阅读材料均为全文选录;(3)题型均为主观性试题,重在考查概括、理解、感悟、表达、创新等能力;(4)选文美、设题实。04年《家园如梦》是歌颂至真至纯的亲情;05年《初冬月》描写的是月下初冬美景,两篇选文的题材都较好,标题美,画面美,情感美,读完后给人美的享受,优美的语言及美好的主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及近年来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的方向。设题实表现在视点集中,视点几乎都在文体之内,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