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五首》同步检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14 21:49: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870字。

  短诗五首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句诗的深刻含意?
  【答案】答案(1)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明亮的月亮洒下光辉,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在旷野上接受寒风的洗礼,我却没有靠在大树身上,让它为我遮蔽风寒。
  (2)一个“却”字,既没有贬低树的高大,又凸显出“我”的傲然自立。身处艰难困境,诗人“并排立着”“没有靠着”大树,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描述诗句内容。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纯熟的白话写成。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注意把“刺骨的寒风”“明亮的月亮”“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的景象描述出来。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个时候进步青年的人生追求。可据此做答。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首句强调“走六小时”“长途”表明了什么?
  (2)谈谈你对“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含意的理解。
  (3)赏析结尾句中“却”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强调“走六小时”“长途”既是写实,更隐含着诗人对已故者友情的深厚与诚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